技術知識
RS485 通訊電纜執行標準TIA/EIA-485-A
RS485 通訊電纜 2×1.0 的一些結構參數和特性如下:
- 導體:通常為 2 芯,每芯由多股絞合鍍錫銅絲組成。
- 絕緣:采用 PE(聚乙烯)絕緣材料。
- 屏蔽:可能采用鋁箔/聚酯復合帶屏蔽率+鍍錫銅編制網屏蔽,以提高抗干擾能力。
- 特性阻抗:一般為 120 歐姆。
在電氣特性方面:
- 采用差分信號負邏輯,邏輯“1”以兩線間的電壓差為+(2~6)V 表示;邏輯“0”以兩線間的電壓差為-(2~6)V 表示。
- 接口信號電平比 RS-232-C 降低了,不易損壞接口電路的芯片,且與 TTL 電平兼容,方便與 TTL 電路連接。
RS485 電纜的數據最高傳輸速率為 10Mbps。其最大的通信距離約為 1219m,但實際應用中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周圍環境的噪聲干擾、線纜質量等。

在使用 RS485 通訊時,對于特定的傳輸線路,主機(召測設備)到儀表的 485 口間的電纜長度與數據信號傳輸的波特率成反比。例如,在傳輸速率為 100kbps 時,才有可能達到最大的通信距離。如果需要傳輸更長的距離,可以考慮增加 485 中繼器。
RS485 總線一般最大支持 32 個節點,如果使用特制的 485 芯片,可以達到 128 個或者 256 個節點,甚至最大可支持到 400 個節點。
在接線方式上,RS485 接口組成的半雙工網絡,多采用屏蔽雙絞線傳輸,一般是兩線制(以前有四線制接法,但現很少采用)。這種接線方式為總線式拓撲結構,在同一總線上最多可以掛接 32 個結點。
在連接 RS-485 通信鏈路時,需注意一些問題,比如共模干擾和 EMI(電磁兼容性)問題。共模干擾方面,收發器有一定的共模電壓范圍(RS-485 收發器共模電壓范圍為-7~+12V),只有滿足該條件,整個網絡才能正常工作;EMI 方面,發送驅動器輸出信號中的共模部分需要一個低阻的返回通道(信號地),否則信號中的共模部分會以輻射的形式返回源端,整個總線會像一個巨大的天線向外輻射電磁波。
另外,在實際應用中,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1. 無機械損傷敷設溫度為:0~50℃;使用溫度為:-20~60℃。
2. 敷設拉動時最小彎曲半徑為電纜的 8 倍;敷設時最小彎曲半徑,干線電纜是電纜外徑的 6 倍,水平電纜是電纜外徑的 4 倍。
3. 應采用符合要求的 RVSP 屏蔽雙絞線,避免使用普通網線。所用屏蔽雙絞線規格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例如與 485 通訊線的距離和掛接的設備數量有關。
4. 通信線應盡量遠離高壓電線、日光燈等干擾源;不能與電源線等干擾源避開時,應與電源線垂直,不能平行,更不能捆扎在一起。
5. 在同一個網絡系統中,盡量使用同一種電纜,減少線路中的接點。接點處要確保焊接良好,包扎緊密,避免松動和氧化,以保證一條單一、連續的信號通道作為總線。
6. 一般情況下不需要增加終端電阻,只有在 485 通信距離超過 300 米的情況下,才要在 485 通訊的開始端和結束端增加終端電阻。當設備數量較多時(如超過 22 臺),通常也不需增加終端電阻,因為終端電阻會降低 485 總線的負載能力。